• 首页
  •  > 杭州新闻
  •  > 小绿楼市周报丨一周杭州热点新闻回顾(10.11-10.17)_腾讯新闻

小绿楼市周报丨一周杭州热点新闻回顾(10.11-10.17)_腾讯新闻

2022-09-30来源:杭州房产网正文:小绿楼市周报丨一周杭州热点新闻回顾(10.11-10.17)_腾讯新闻

01

10.11-10.17

二手房动态

小绿播报

(2021.10.11-2021.10.17)杭州(市区)二手房签下710逾套,相对前三周成交量有所下跌。

杭州市区二手房周成交趋势图

(数据来源:好找房)

02

10.11-10.17

新房动态

小绿主播

上周(2021.10.11-2021.10.17)杭州(市区)新房签下3100逾套。

杭州市区新房周成交价趋势图

(数据来源:浙江在线)

03

10.11-10.17

土地主播

小绿主播

杭州二批集中供地收官:成交14宗,9宗底价,最低溢价11.04%

10月12日,几经波折的杭州市二批集中供地收官,经历竞品质地块流拍、多宗地块无人报价终止出让后,31宗地块只剩14宗(含1宗出租住房用地)顺利出让。

14宗地块总面积1213.2亩,总建面174万方,成交价总价257.46亿,平均值楼面价14795元/�O,平均溢价率4.6%。与首批集中供地相比,二批地块在数量、体量、成交金额、溢价率均显著下降,成交价总金额仅占到首批集中于供地的22%。

注:首批集中于集中供地时,杭州出让57宗地,总转让面积4527亩,总建面758.9万方(含地下建筑面积16412�O),成交总金额1178.2亿,平均楼面价15559.5元/�O,平均值溢价率26%,41宗地块封顶谦和,平均自持比例9.36%。

从10月12日的成交结果来看,市场表现较为平静。

地块热度方面:14宗地里有9宗底价成交,占地面积块总数量的64%,最低溢价率也仅11.04%,无地块封顶。一些区位较为核心、本身性质较好的地块相对热度较高。

溢价率最高的地块为绿城夺下的萧政储出[2021]48号地块,位于萧山市北单元,地块总价21.13亿,楼面价24058元/�O,溢价率11.04%。

总价最高的地块为中海拿下的杭政储出有[2021]26号地块,位于拱墅区运河新城,地块总价59.7亿,楼面价25365元/�O,溢价率6.23%。

楼面价最低的地块为金隅拿下的杭政储出[2021]28号地块,位于上城彭埠单元,地块总价31.18亿,楼面价30409元/�O,溢价率7.91%。

拿地房企方面:总体来看,14宗地5.33宗由民企夺下(包括国企、民企合作拿地),拿地房企分别有坤和、中天、滨江、德信、兴耀、杭州荣上。民企拿地金额约55.89亿,占总金额约21.7%;

国企/央企在本轮拿下7.33宗地(包括国企、民企合作拿地),还包括中海、金隅、杭州地铁集团、西房、杭房等。国企拿地金额约170.72亿,占到总金额约66.3%。

此外,绿城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夺下1.33宗地(包括合作拿地),拿地金额约30.85亿,占总金额12%。

国企在竞拍高价地块方面展现出活跃,中海、金隅、杭州地铁集团摘得杭州二批供地的拿地金额前三甲,拿地金额分别为59.7亿、31.18亿、35.3亿。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中海、金隅均久未在杭州土拍电影市场出手,本次在市场下行期崭露了头角,其上次在杭州市场拿地都还在2019年。此次中海、金隅拿下的地块分别为本轮成交价中总价和楼面价最高的地块。

还有多家地方国资企兜底拿地,地铁集团、拱墅投资、西湖城投均底价夺下了4宗建设条件要求较高的地块;

拿地民企基本为深耕板块,周边已有布局项目的房企,拿下临安中心城区地块的中天、夺下临浦镇地块的德信,还有滨江、兴耀等,无一不是在今天夺下的地块周边早先都已有项目布局。

14宗地块具体成交结果如下:

04

10.11-10.17

热点新闻

习近平《求是》发文:要大力稳健前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

10月16日出版发行的第20期《求是》杂志将发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实推展共同富裕》。文章指出,在依法保护合法收入的同时,要避免两极分化、避免分配不公。要合理调节过高收益,完备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资本性所得管理。要大力稳妥前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做好试点工作。要加大消费环节税收调节力度,研究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来源:财联社)

央行:已指导主要银行准确做到和执行房地产金融谨慎管理制度 保持房地产信贷稳定有序投放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周五回应,近期个别大型房企风险曝露,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出现了一致性的收缩不道德。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速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这种短期暴力行为反应是正常的市场现象。部分金融机构对于30家试点房企,三线四档融资管理规则也存在一些误会,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一些企业资金面紧绷。央行和银保监会已指导主要银行准确做到和继续执行好房地产金融谨慎管理制度,维持房地产信贷平稳有序投放,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来源:财联社)

央行回应恒大集团债务危机:个别现象 房地产行业总体是健康的

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回应,恒大集团资产总规模超过2万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约占到60%,牵涉到1000多家作为独立法人的项目子公司。近年来,这家公司经营管理不善,没能根据市场形势变化谨慎经营,反而盲目多元化扩张,造成经营和财务指标相当严重恶化,最终愈演愈烈风险。

邹澜介绍,恒大集团总负债中,金融负债不到三分之一。债权人也比较集中,单个金融机构风险子母并不大。总体上看,其风险对金融行业的外溢性可控。目前,涉及部门和地方政府正在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原则,依法依规积极开展风险处理化解工作,督促恒大集团增大资产处理力度,加快恢复项目建设,确保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在此过程中,金融部门将配合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和地方政府,做好项目停工的金融支持。

邹澜回应,恒大集团的问题在房地产行业是个别现象。经过近几年的房地产宏观调控,尤其是房地产长效机制创建后,国内房地产市场地价、房价、预期维持平稳,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经营务实,财务指标良好,房地产行业总体是健康的。(来源:央视网)